课程学习: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

 

绪论

    第01节 动物的分类和系统发生

    第02节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

    第03节 小结

本章要求

    1认识、理解物种的概念及双名法的命名方法和原则

    2了解常用的分类学方法和动物的系统发生

    3初步熟悉动物的主要类群

    4掌握动物体的基本结构的各个概念

 

第01章 原生动物门

    第01节 绿眼虫

    第02节 大变形虫

    第03节 间日疟原虫

    第04节 草履虫

    第05节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06节 原生动物门分纲

    第07节 小结

本章要求

    1明确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

    2掌握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基本掌握原生动物各纲的主要特征

    4掌握各纲代表动物的结构及与其生活方式的适应性特征

    5了解各纲间的演化关系及与人类的关系

    6了解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的重要类群及原生动物的系统发育

 

第02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第01节 多细胞动物的组织、器官和系统

    第02节 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

    第03节 生物发生律

    第04节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本章要求

    1基本掌握动物四大基本组织结构功能

    2掌握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

    3掌握动物个体发育的各主要阶段

    4了解个体发育与系统发展的关系及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

 

第03章 多孔动物门

    第01节 多孔动物门的结构与功能

    第02节 多孔动物门的分类及其分类地位

    第03节 小结 

本章要求

    1掌握海绵动物的形态结构及生殖、发育特征

    2了解海绵动物的分类及分类地位

 

第04章 腔肠动物门

    01水螅

    第02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03 腔肠动物门分纲

    第04节 小结

    附:栉水母门

本章要求

    1掌握水螅的结构特点

    2掌握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的特征比较

    3理解腔肠动物在进化上的重要意义

 

第05章 扁形动物门

    第01节 三角涡虫

    第02节 华枝睾吸虫

    第03节 猪带绦虫

    第04节 扁形动物门主要特征

    第05节 扁形动物门分纲

    第06节 小结

    附I:纽形动物门

    附II:颚胃动物门 

本章要求

    1掌握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掌握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的结构及对其生活方式的适应

    3了解扁形动物的系统发展

 

第06章 假体腔动物

    第01节 线虫动物门

    第02节 腹毛动物门

    第03节 轮虫动物门

    第04节 动吻动物门

    第05节 线形动物门

    第06节 棘头动物门

    第07节 内肛动物门

    第08节 原腔动物的主要特征

本章要求

    1掌握原腔动物的主要特征

    2掌握蛔虫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特点

    3基本掌握线虫动物门、轮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4了解寄生虫和寄主的关系及主要寄生线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史

 

第07章 环节动物门

    第01节  参环毛蚓

    第02节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03节 环节动物门分纲

    第04节 小结

    附I:螠虫门

    附II:星虫门

    附III:须腕动物门

    附IV:鳃曳动物门

    附V:缓步动物门

    附VI:舌形动物门

本章要求

    1掌握环毛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特点

    2掌握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掌握各纲动物的结构特征及对其生活方式的适应

    4了解环节动物的系统发展及其与人类的关 系

 

第08章 软体动物门

    第01节  褐云玛瑙螺

    第02节 无齿蚌

    第03节 乌贼

    第04节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05节 软体动物门分纲

    第06节 小结

本章要求

    1掌握褐云玛瑙螺、无齿蚌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特点

    2掌握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掌握各纲动物的结构特征及对其生活方式的适应

    4了解软体动物的重要经济种类及软体动物门的系统发展

 

第09章 节肢动物门

    第01节 日本沼虾

    第02节 中华稻蝗

    第03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04节 节肢动物门分纲

    第05节 小结

本章要求

    1掌握沼虾、棉蝗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特点

    2掌握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掌握节肢动物门各纲动物的结构特征及对其生活方式的适应

    4认识昆虫纲主要目的鉴别特征、主要经济昆虫的生态习性、形态结构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5了解常见的有经济意义的节肢动物及节肢动物的系统发展

 

第10章 触手冠动物

    第01节 帚虫动物门

    第02节 外肛动物门

    第03节 腕足动物门

    第04节 小结

本章要求

    1触手冠动物同时具有的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的特征

    2了解帚虫动物、外肛动物、腕足动物的系统发生

 

第11章 棘皮动物门

    第01节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02节 棘皮动物门分纲

    第03节 小结

    附:毛颚动物门

本章要求

    1掌握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掌握代表动物海盘车的结构特征

    3基本掌握棘皮动物门各纲的主要特征

    4了解棘皮动物的分类系统发展和经济意义

 

第12章 半索动物门

    第01节 柱头虫

    第02节 半索动物的分类

    第03节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位置

本章要求

    1掌握半索动物门及其代表动物主要特征

    2了解半索动物的分类及其在动物界的位置

 

第13章 脊索动物门

    第01节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02节 脊索动物分类概述

    第03节 尾索动物亚门

    第04节 头索动物亚门

    第05节  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本章要求

    1掌握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掌握尾索动物门的特征及分类

    3掌握头索动物门的特征及分类

    4掌握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第14章 圆口纲

    第01节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第02节 圆口纲分类概述

    第03节 圆口纲的起源

    第04节 小结

本章要求

    1掌握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2了解圆口纲的分类与生态

 

第15章 鱼纲

    第01节 引言

    第02节 鱼类的主要特征

    第03节 鱼纲分类

    第04节 鱼类的洄游

    第05节 鱼类的起源与进化

    第06节 小结

本章要求

    1掌握鱼纲的主要特征及其 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2掌握各亚纲的主要特征

    3掌握辐鳍亚纲的分类依据和分类方法

    4认识常见的经济鱼类

    5了解鱼类的洄游

 

第16章 两栖纲

    第01节 从水生到陆生

    第02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第03节 两栖纲分类

    第04节 两栖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05 节 小结

本章要求

    1掌握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2理解两栖类是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的过渡类群

    3掌握两栖纲分类 依据和分类方法

    4认识常见代表种类

 

第17章 爬行纲

    第01节 羊膜卵

    第02节 爬行纲对陆生的适应特征

    第03节 爬行纲分类

    第04节 爬行类的起源与古爬行类

    第05节 小结

本章要求

    1掌握羊膜的发生过程,理解羊膜卵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2理解爬行动物是真正陆生动物的含义

    3掌握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4掌握爬行纲分类依据和方法

    5认识常见爬行动物

 

第18章 鸟纲

    第01节 恒温

    第02节 鸟类适应飞翔的特征

    第03节 鸟纲分类

    第04节 鸟类的行为

    第05节 鸟类的起源与进化

    第06节 小结

本章内容

    1理解恒温及其在动物演化上的意 义

    2掌握鸟类的结构与飞翔相适应的特征

    3掌握鸟纲分类依据及主要目的特征认识常见代表种类

    4鸟类繁殖、生态和迁徙习性

 

第19章 哺乳纲

    第01节 胎生和哺乳

    第02节 哺乳纲进步和完善的特征

    第03节 哺乳纲分类

    第04节 哺乳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05节 小结

本章要求

    1理解胎生、哺乳及其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

    2理解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的含义

    3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形态结构特征

    4掌握哺乳纲分类依据

    5掌握哺乳纲各亚纲、重要目及科的特征

    6认识常见代表种类

 

第20章 动物地理分布

    第01节 生物圈

    第02节 动物的栖息环境

    第03节 动物地现区 系划分

本章要求

    1认识生物圈的概念,了解其内容

    2了解动物与其栖息地间的关系,理解动物分布区

    3了解世界与我国动物地理分区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