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 原腔动物的主要特征
1.两侧对称,身体不分节,多数种类无明显的头部。
2.体表具有角质膜和环纹(假分节),寄生种类的角质膜特别发达,以抵抗寄主消化酶的消化作用。
3.角质膜之下的表皮层为一层合胞体,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清,但通常细胞或细胞核的数目恒定。
4.出现假体腔
体壁与消化管之间出现了原体腔,这种体腔无体腔膜包围,不属于真正的体腔,它相当于胚胎发育时期的囊胚腔,故称假体腔。又由于它在动物演化过程中出现的最早,故又称初生体腔。原体腔的出现较扁形动物中胚层产生的实质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它为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发展和活动提供了空间,提高了营养物质的运转、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和新陈代谢的能力。此外,腔内充满的体腔液,可对体壁肌肉产生一定的反压,以维持虫体的形状,辅助动物身体的运动。
5.出现了发育完整的消化系统
身体前端有口,后端分化出了肛门。寄生种类由于适应寄生生活,消化管变得简单,呈一条直管,如蛔虫。自由生活的种类消化管较发达,咽囊内分化出了咀嚼器,如轮虫。
6.排泄系统均为外胚层演化而来的原肾管型。寄生种类的原肾细胞退化为无纤毛的单一管型或腺型。
7.原腔动物无循环系统和专门的呼吸器官,寄生种类营厌氧呼吸,自由生活的种类靠体表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