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121-22日,由我校主办的第七届“全国藻类多样性和藻类分类”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76家科研院校200位藻类界同仁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重点围绕与我国资源、环境相关的藻类分类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内容、成果进行学术交流。

21上午的大会开幕式由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李扬研究员主持,阳成伟院长致欢迎词,并介绍了我校及生科院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远景规划。中国藻类学会现任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杰青获得者徐旭东研究员代表中国藻类学会致辞,肯定了本次大会对于我国藻类学研究的推动作用。我国赤潮藻类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暨南大学齐雨藻教授致辞,表达了藻类学前辈对于年轻一代藻类学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此外,中国藻类学会前任理事长、中科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胡征宇研究员,中国藻类学会现任副理事长、暨南大学吕颂辉教授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image.png

与会代表合影 


开幕式安排了五个大会报告,分别介绍了藻类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和进展。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徐旭东研究员介绍了中国藻类学会正在统筹编写的《藻类学》著作,明确了提出了“集中全国藻类学会的力量,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梳理中国藻类学界知识体系,明确发展方向、吸引青年学子、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科走向成熟”的撰写指导思想。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国家杰青获得者徐健研究员做了题为“单细胞精度的微藻快速鉴定和分类:从物种到功能”的报告,介绍了拉曼光谱技术在微藻单细胞识别、代谢功能分析领域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动态。上海师范大学的王全喜教授做了题为“中国淡水硅藻研究历史及系统学进展”的报告,回顾了中国淡水硅藻的研究历史,提出了淡水硅藻分类系统的发展问题,就淡水硅藻中文名称的规范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中国海洋大学的刘涛教授做了题为“真核藻类基因组及其揭示的若干遗传与进化问题”的报告,介绍了大型海藻基因组工作的最新动态,指出真核藻类基因组研究从“测序”和“注释”迈向“功能”的发展方向。我校生科院李扬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国近海记忆缺失性贝毒的微藻溯源”的报告,介绍了我国近海记忆缺失性贝毒的分布现状和潜在危害,追溯了其产毒物种伪菱形藻的物种信息和毒理特征,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藻类学基础。

image.png

开幕式及大会报告

 

大会设置了两个学术分会场,分别围绕“藻类分类和多样性研究”、“藻类生理与生态学研究”展开交流,先后有54位参会代表就藻类专科专属的分类研究、分类系统整理与修订、藻类分子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学、藻类区系分类和进化、特定水域的藻类群落结构特征、藻类多样性的高通量分析等方面作了口头报告。我校生科院张淑雯副研究员、陈梦云副研究员、李春连博士、赵亮博士参加了分会场讨论,并提供口头报告。此外,还有27参会代表提供了海报展示。

image.png

学术分会场报告

 

本次会议促进了我国藻类学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碰撞,拓展了青年科学工作者的学术视野,推动了我国藻类学研究问题上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极大提升了我校在藻类学领域的学术地位。


  • 发布时间:
  • 2020-11-24 20:36:51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点击: 收藏本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