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 热烈庆祝华南师范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世纪论坛学术报告讲座成功举办





20201117日,华南师范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世纪论坛学术报告讲座在生命科学学院102报告厅拉开帷幕,中国科学院康乐院士、南开大学卜文俊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王琛柱教授为学生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马卫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阳成伟,党委书记林伟涛,教授冯启理、李胜等出席会议。

1.jpg

1. 李胜老师向学生介绍主讲人

康乐,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他将基因组与生态学结合,系统研究动物的适应性和表型可塑性,是该领域国际领衔科学家。已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是Elsevier 2014-2019年生物学/农业高被引科学家。重要论文发表在Nature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PNAS等国际著名刊物。现担任国际生命科学联合会(IUBS)副主席,Insect Science杂志主编,Protein & Cell杂志副主编。2009年获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荣誉科学博士,2011年获何梁何利生命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3年获美国昆虫学会国际杰出科学家奖,2015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卜文俊,任南开大学昆虫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教代会主席,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等;曾任担国际异翅亚目昆虫学者协会主席、南开大学副教务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等。主要基于昆虫的分子、形态、地理分布和生态学数据从事半翅目异翅亚目等昆虫的分类、系统发育与进化和谱系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类项目30余项,在Systematic Entomology, Cladistics, Molecular Ecology,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d Evolution, Journal of Biogeography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合著专著三部、译著一部、教材二部。指导博士后12名,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60余名。

王琛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持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行为生理和神经遗传学研究组工作。兼任SCI期刊Arthropod-Plant Interactions副主编,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Insect ScienceArchives of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编委,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A顾问委员,中文核心期刊《应用昆虫学报》副主编,《昆虫学报》和《植物保护学报》等编委;中国昆虫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嗅觉和味觉的神经行为学和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

2.jpg

2. 康乐院士讲解信息素作用机制

上午9:00讲座正式开始,康乐院士以蝗虫群聚和蝗灾的奥秘为题展开了讲解。他首先介绍了东亚地区蝗灾治理的悠久历史,通过列举蝗灾的危害来强调治理蝗灾的重要性。蝗虫有散聚型和群聚型,苯乙腈(PAN)是极有可能的蝗虫群聚信息素。但经过实验验证后发现4VA才是真正的群聚信息素。苯乙腈的作用是抵御天敌,使群聚更顺利。PAN4VA的平衡导致了蝗虫的群聚和蝗灾的发生。而这些发现对于蝗虫新防治策略的开发都非常重要,例如人工合成4VA或其类似物,以吸引蝗虫到诱捕袋,再集中使用杀虫剂灭蝗,避免化学杀虫剂广泛使用。该信息素还可用于监测田间蝗虫的种群动态,为蝗虫的爆发提供预警等。康乐院士汇报的这项工作获得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赏,文章一经发表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讲座过程中,康乐教授耐心细致地解答现场老师同学们的提问,让老师同学对蝗虫灾害的奥秘有了更多的了解。

3.jpg

3.现场观众认真听报告

随后,卜文俊教授为大家进行题为“不同分布类型的异翅亚目昆虫谱系地理学研究”的讲授。卜教授从世界现生物种数量和昆虫物种多样性出发,引出生物系统学的概念及研究特色,最后深入讲述了异翅亚目昆虫谱系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案例及前沿研究成果,深入浅出,令同学们获益良多。卜文俊教授的授课内容主要聚焦于目前最前沿生物分类学,从研究目标到案例分析再到研究总结,思路清晰,所介绍的整合分类学、DNA条形码、物种界定等概念加深了同学们对生物分类学的了解。同学们认真听取了卜教授的报告,并积极与卜教授互动和讨论。

4.jpg

4.卜文俊教授介绍自己的研究

最后,王琛柱教授为我们带来为什么烟青虫的产卵器能闻到植物气味?一个研究生的求索的讲座。王教授从问题出发,向我们展示该实验从提出假说到实验进行,最后整合实验结果,获得实验结论并发表在国际期刊中的研究过程。该实验发现一个气味受体在一种蛾的产卵器中高表达,能够探测寄主植物散发的气味物质,帮助烟青虫确定产卵的准确位置。王琛柱教授的授课内容全面系统地了解动物的嗅觉系统,无论对于基础生物学还是实际应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项工作突破了人们对嗅觉传统认识的局限,也会激发神经生物学家探索动物头部器官以外的嗅觉通路。该研究发现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植食性昆虫寄主范围的演变,还为农业昆虫学家防治害虫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王琛柱教授的介绍,同学们对生命中的自然现象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为相关的科研同学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不知不觉,讲座到了尾声,现场观众向三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老师一一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至此,本次学术盛宴圆满落下帷幕。

5.jpg

5.王琛柱教授分享自己的内容

6.jpg

6. 现场观众提问

相信各位老师的精彩讲授让在场的同学们受益匪浅,也希望同学们在这些前辈的引导下,不断汲取宝贵的知识与经验,并应用于今后的科学研究当中,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8.jpg

7. 嘉宾与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 发布时间:
  • 2020-11-19 20:59:27 来源:学院新闻 点击: 收藏本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