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Image

学院新闻

=
  •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   
  • 我院召开2025年教育硕士校外导师工作交流会








为加强我院教育硕士校外导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度优势,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育硕士研究生,我院于5月17日上午举行了2025年教育硕士校外导师工作会议。生命科学院学院高彩吉院长、研究生院谢金丽副院长、教育硕士中心秘书胡艺雅老师、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和全体2024级教育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会议由黄立华副院长和冯春艳副教授主持。

谢金丽副院长首先对我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在“国优计划”实施和人工智能科技革命的背景下,需要校内外导师群策群力,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切实提升教育硕士的课堂教学能力。胡艺雅秘书对加强校外导师的工作提出两点期待:一是针对教育硕士专业课理论性较强的特点,期待校外导师提供丰富课堂教学实践机会,以提升教育硕士的教学技能;二是期待校外导师参与教育硕士的论文开题、实施及答辩全流程,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融合,提高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

高彩吉院长向参会的各位校外导师表示欢迎,并对校外导师一直以来支持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给予感谢。高院长指出,在AI技术发展、专硕招生规模扩大的背景下,应开拓数智赋能教育硕士的培养机制,并着力提升教育硕士的实验技能与提高科研能力,以契合新高考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要求。

随后,谢金丽副院长等人为2024年新增的校外导师和2024年续聘的校外导师颁发聘书。

我院教育硕士指导组组长黄少旭副教授就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及《华南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选聘与管理办法》做解读与说明,帮助校外导师明确有关的职责、权利和考核方案。同时,黄老师还系统介绍了校外导师和教育硕士的配置办法、近期的工作计划等。

我院林正眉副教授和罗刚跃副教授作为优秀校内导师代表,分享了教育硕士指导经验。林老师围绕指导流程、特色培养和改进方法三方面介绍培养教育硕士的方法,提出教育硕士需同步加强专业知识与师范技能。罗老师则强调,校内导师应了解和熟悉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经典教育理论的研习,鼓励其参与多元的交流实践活动,并积极开展论文写作,以此全面提升教育硕士的专业素养。

东莞市厚街中学刁宏垠副校长和惠州市博罗中学常娟老师作为优秀校外导师代表,分享了培养专业化教育硕士的经验及建议。刁老师向参会的教育硕士指出了教师这一职业的价值,并围绕专业知识、简历制作、片段教学等方面分享了应聘技巧。常老师结合教育硕士的实习案例,提出培养需“严管厚爱”,既在教学指导中严格要求,又在生活中给予关怀,助力实习生实现专业素养与精神境界的双重提升。

最后,黄立华副院长进行总结发言。他高度肯定了四位导师分享的经验与建议,指出这些宝贵内容将为优化生科院教育硕士培养体系、提升育人成效提供指引。黄立华副院长指出,今后高校和中学要进一步强化双向奔赴,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协同发展!校内导师要多深入中学课堂,为中学教学提供新的理念;校外导师也可以走进高校,为研究生分享中学教学的实践经验。此外,双方导师还可以在教材编写、教研课题申报等方面开展协作,为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会议是我院召开的第三届教育硕士校外导师交流会,不仅帮助校外导师理解我院的“双导师”工作安排,也为校内外导师提供交流经验、分享智慧的机会,更是为今后高质量推进教育硕士的培养和“双导师”工作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片1.png

1 会场全景


图片2.png图片3.png

2 会议主持(从左到右分别为黄立华副院长、冯春艳副教授)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6.png

3 领导致辞(从上到下分别为谢金丽副院长、胡艺雅秘书、高彩吉院长)


图片7.png

4 2024年新增的校外导师代表颁发聘书


图片8.png

5 2024年续聘的校外导师代表颁发聘书


图片9.png

7 黄少旭副教授作校外导师管理与教育硕士培养说明


图片10.png图片11.png

8 林正眉副教授(左)和罗刚跃副教授(右)分享指导经验


图片12.png图片13.png

9 刁宏垠副校长(左)和常娟老师(右)分享指导经验



图片14.png

10 黄立华副院长作会议总结


图片15.png

11 全体合影留念




撰稿:周嘉璇

摄影:刘柏薇

初审:黄少旭、方璐

复审:黄立华

终审:李新强


  • 发布时间:
  • 2025-05-19 19:06:00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点击: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