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生态领域国际著名期刊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IF2023=9.1;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区TOP)在线发表了我院空间生态实验室完成的题为“Urbanization alters the geographic patterns of passerine plumage color in China”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在全国尺度上证明了城市化导致了鸟类羽毛颜色多样性的下降,驱动了鸟类羽毛颜色的同质化,并重塑了中国鸟类羽毛颜色-纬度梯度的地理格局。论文结果可以为城市绿地空间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城市化如何驱动动物体表颜色的变化是动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中重要的科学问题。其中最经典的例子是城市工业污染引起的桦尺蛾黑化现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自然环境相比,城市中的动物往往表现出更暗淡(如灰色、黑色和棕色等黑色素表达)和更沉闷(如黄色、橙色和红色等类胡萝卜素表达)的体表颜色。由于动物的体表颜色与性信号、体温调节、伪装和健康状况等密切相关,物种或种群体表颜色的城乡差异反映了城市化驱动的自然选择压力。在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评估城市化在多大程度上重塑了动物体表颜色的地理模式尤为重要。
本论文整理了一个覆盖全国42个城市及其毗邻自然保护区的547种雀形目鸟类记录及羽毛颜色数据库。作者首先测量了城市和非城市物种占据的颜色空间,发现城市鸟类的羽毛色彩空间比自然环境减小了3.2%,但在亮度和色彩单一维度上,城市鸟类与非城市鸟类的羽色并没有显著差异(图1c)。城市群落鸟类羽毛颜色的多点位β相似性显著高于自然鸟类群落(图1b),城市群落羽色相似性-距离衰减速率比自然群落缓慢(图1d),两个结果均表明了城市鸟类羽色呈现同质化的趋势。
图1 城市和非城市群落鸟类羽毛在色彩和亮度2个维度的差异(a),基于羽毛颜色测度的多点位β多样性(b)以及成对β多样性的距离衰减模型(c)
论文进一步发现自然群落鸟类羽毛的色彩呈现显著的纬度梯度(图2a),但城市群落鸟类的色彩-纬度关系不显著(图2b)。羽毛亮度与纬度的相关性在自然和城市鸟类群落均为显著(图2b,d),但城市群落鸟类羽色的亮度-纬度关系低于自然群落。值得注意的是,在自然环境中,如果鸟类具有更艳丽和明亮的羽毛,其相应的城市鸟类群落呈现相对沉闷和暗淡的羽色;相反,如果自然群落中鸟类的羽毛颜色沉闷和暗淡,其相应城市鸟类群落的羽色则相对艳丽和明亮(图3)。
图2 城市和自然群落鸟类色彩和亮度的纬度梯度格局
图3 鸟类羽色城乡差异的对数响应比(LRR)与自然群落中鸟类羽毛色彩和亮度的相关性。
本研究是该团队自2023年在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区TOP)和Integrative Zoology(生物学一区)等期刊发表鸟类对城市化响应的相关成果后的又一重要研究进展。华南师范大学余杰华老师为第一作者,何杰坤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段浩霆、张保铭和张路聃参与了相关工作。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和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24.105101
撰稿人:余杰华
审稿:周爽、高彩吉
标签:
华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Copyright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中山大道西55号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邮编:510631
电子邮件: huxj@scnu.edu.cn 电话:8521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