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二十周年暨建系七十周年,3月27日下午15时,范冬萍校友、肖朝云校友及李易玲校友以“讲好院史党史,读懂生科故事”为主题应邀回校参加了第五期“周末校友茶座”活动。生命科学学院阳成伟院长、张育副书记、周云龙教授、张幸老师、陈诗佳老师及学生骨干出席本次茶座活动。茶座由关工委主任、校友分会名誉顾问李娘辉教授主持。
首先阳成伟院长对三位校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生命科学学院历史悠久,最早可以溯源至1933年的博地系和1951年11月的生物系,2002年3月成立生命科学学院。学院发展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综合实力排名处于同类学院前列。在全院师生的接续努力下,在各届生科学子和校友的团结奋斗下,学院从教学型学院转型为教学科研型学院,我们以优异的成绩迎来了学院成立二十周年暨建系七十周年的日子,学院非常欢迎各届各专业校友常回母院看看。疫情期间,院庆校友活动秉持“简约、安全、精彩”的活动理念,邀请各行业校友代表回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广大关心支持生命科学学院事业发展的各届校友表达母院对全体生科学子的牵挂和祝福。
在袅袅茶香中,围绕“讲好院史党史,读懂生科故事”,三位校友代表娓娓道来,分享了“生科”专业学习的“土壤”所带给他们的青年力量与一生发展不可缺少的“养分”。
范冬萍校友是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原全国人大代表,被亲切地称为生科院的“大师姐”。她首先回忆了当年在生科院求学的经历,她的班主任李娘辉老师正是本次校友茶座的主持人。她回忆当年在生物系的求学经历,老师们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生科的良好教风学风,培养了她严谨的治学态度,高效的学习方法,锻炼了她的理性精神与理性思维方法,所以她的数理化生理科知识基础非常扎实,而这些科班知识,在她以后的人生发展中,一直滋养着她,成就着她。
她本科毕业后曾到韶关师专工作两年,那两年的工作经历,不仅提高了她的生物基础知识,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更让她对教育和辩证思维产生了兴趣,这促进了她在后来的研究生学习中,勇于学科跨界,选择了自然辩证法即科学技术哲学为研究方向,虽然她属于跨界学习,但若没有生物理科知识做基础,跨界就会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正是生物本科的学习,成就了她不断的发展。她意识到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因此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以及利用科学方法的能力。现在由她牵头成立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院着眼国际化研究与基础教育的有机结合,为中学综合实践、通用技术与小学科学教育输送了大量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她所关注的很多问题与提案,也与生物、生态、环境等密切关联。
值此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二十周年建系七十周年之际,饮水思源,感恩母院带给她一生发展的基础,感谢师长教导和同学的陪伴与帮助,难忘生科日子在她青春中所留下的印记,祝愿母院的发展越来越好,也欢迎生科院的学子可以报读科技技术哲学专业的博士,文理兼修,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人才。
肖朝云校友自1992年以来,一直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工作,30年来一直活跃在生物教学的一线,现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德育副校长一职,同时承担着高三班级的生物教学的工作。她自称自己是从大学开始就一直没有离开过“生物”专业的人,一直在深耕生物教学,还担任了十年的生物奥赛教练。回顾“生物”系学习期间的印象。她提到当年生物系有着“第二外语系”与“第二体育系”的称号,这让她印象深刻。良好的外语阅读与写作能力是每个生科人学习的基础,是阅读外文的必备工具。与此同时,她求学期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体育运动对她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让她理解了遵守规则、学会坦然面对成败及培养团队意识,体育能够养成品德,在体育锻炼中磨炼个人品格、培养规则意识与团队意识等,赢得起也放得下。肖朝云校友还充分肯定了生科院师生治学的踏实传统,因为生物属于实验学科,通过数据说话,这培养了她实事求是的科学严谨态度,其中她对上山认种的科考实验印象非常深刻。那时是周云龙老师带队去鼎湖山开展植物认种,在认种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对植物种类不仅要辨认得出来,回来还要画出来,从中她学到了对待事情认真严谨的态度,感到受益匪浅。
回顾生科印象,生科学子都有着很强的生态观念、平衡观点,这些观念,有利于生科学子多样性的包容,对资源机会的平衡,这些品质能够帮助生科学子在职业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谈起自己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多年的工作经验,她分享道:在教学中她面对过挫折与焦虑,作为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练的她也有着极大的压力,但正是因为有这些机会与经历她才在工作中能够继续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提高专业能力。她分享了一句话:“人像一滴水,不管处于什么状态,你是永远可以保持清澈的。只要心怀感恩,永远保持清澈,那就会有人与你同行,一同奔赴大海。”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与挑战,只要做清澈的最好的自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之道,破茧成蝶。
在最后她还向在座的研究生、本科生们分享了许多关于简历、求职及自我提升等方面的干货,着重强调了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与师范技能板书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师的职业道路上打磨教案与课堂设计的重要性,一位成熟合格的教师要做到“五个一”:即讲好一门专业课、做班主任带好一个班、能够开好一次公开课,能够独立命一套题、独立完成一个教学设计并不断反思等多方面的要求,在座的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李易玲校友现任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在分享中她提到生科院给予了她热爱生活、温暖、有趣的品质。在生科院中她留下了格外多的美好回忆,谈起去流溪河、鼎湖山、大亚湾野外实践,她还起身演示当时的场景。她提到,生科院的老师们对学生非常关心,同学和老师联系紧密。
她谈到,生科人有着认真踏实的特质。大学时,她在许多文体类活动中名列前茅,每次她都竭尽全力完成任务,不辜负老师的信任。她不畏得失,把每次都当做最后一次活动尽力做好,也正是在一次次磨练中得到了很大的成长。她给自己的个性标签就是: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值得信赖。
她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来形容自己的经历,她一直用阳光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热爱植物,热爱生活,并感染身边的人。她认为人生的成败在于关键时刻能否有一份坚持,只要在最难的时候坚持下来,找对方向,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心态阳光,青春辉煌。她推荐了《年轻时》张颐武解读人生警语言一书,提醒人们注重记录、反思、传递正能量,学习摸索为人处世的道理。
最后她献唱《不忘初心》为生科院献礼:“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张育副书记感谢校友们的精彩分享,让我们一起重温了生科学子在生科的青春岁月,盘点了生科办学和党建育人的经验,宣传了生科校友的社会工作成就,肖朝云与李易玲校友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了生科院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文理融合,夯实专业、注重外语、发展文学、培养艺体,有着丰富的校园文化优良传统。范冬萍校友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了从理科出发跨学科综合发展的无限可能,拓宽了学生人生发展的思路;让我们理解了“生物专业”有着 “理科中的文科”的美誉的缘由。今后,生科院将继续传承生科精神文化,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锻炼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不断激励生科人勇攀高峰,不断前行。值此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我院贯彻新发展思想,期待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读生科,更多的青年英才加入生科教书育人,更多的校友在各自行业和领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枝散叶,更关注支持母院的发展,让生科人携手向未来。
李娘辉老师肯定了三位校友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卓越的工作能力,对她们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
周云龙老师希望周末校友茶座能够成为一个连接学院和校友师生感情联系的活动品牌,越办越温暖,越来越精彩!
最后阳成伟院长总结道,生科院注重宏观生物学与微观生物学的教育,在社会中亦是如此——宏观生物学教导生科学子格局要大,为人大度宽容;微观生物学则教导生科学子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规则意识与团队意识。至此,本期“周末校友茶座”活动在清雅的茶香与欢声笑语中圆满完成。
编辑:高楚陶
图片:何立婷
审稿人:张育 陈诗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