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Image
  •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 我院王璋研究员团队及其合作者揭示气道微生物组与慢阻肺患者炎症内型的关系







2020年12月17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IF2019 = 17.45,呼吸医学排名第一)在线发表了我院生态科学研究所王璋研究员团队题为“Inflammatory Endotype Associated Airway Microbiome in COPD Clinical Stability and Exacerbations – A Multi-Cohort Longitudinal Analy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共纳入5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患者共1706例痰液标本,对人体呼吸系统微生物组与慢阻肺患者的炎症内型(Inflammatory Endotype)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阐述。


图片1.png


慢阻肺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全球患病率和死亡率长期处于前三位。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具有极强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的炎症内型、以及对应不同的治疗方式。例如,嗜中性粒细胞炎症型患者多伴随细菌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疗;而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型患者则多无感染征象,对应吸入或口服激素治疗。精准医学是慢阻肺诊治的未来趋势。

在这项研究中,王璋研究员团队与欧洲多研究中心合作,系统分析了来自510例慢阻肺患者长达两年随访共1706例痰液标本的气道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发现,嗜中性粒细胞炎症型患者并不完全对应细菌感染,其根据微生物群落的不同特征可分为两大亚群(嗜血杆菌优势亚群和平衡微生物亚群)。这两大亚群具有不同的炎症蛋白表达谱、不同的时空稳定性、和不同的菌群-宿主互作关系,因此应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同时,研究发现气道微生物群落中某些非优势物种单元(例如Campylobacter)的时空变化能显著预测患者的炎症变异趋势,且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的变迁显著相关。基于以上结论,研究首次提出慢阻肺“炎症-微生物组”联合分型的概念,有望为基于人体微生物组的慢阻肺患者精准管理提供新的方案。

我院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王璋研究员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该研究的分析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王璋研究员团队一直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微生物组学的研究工作,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论文原文链接:https://www.atsjournals.org/doi/10.1164/rccm.202009-3448OC


图片2.png

图1 慢阻肺嗜中性粒细胞炎症基于气道菌群特征可分为两大亚群(嗜血杆菌优势亚群和平衡微生物亚群)

其具有不同的炎症蛋白表达谱、不同的时空动态性、以及不同的菌群-宿主互作关系。


撰稿人:王璋

审稿人:阳成伟

  • 发布时间:
  • 2020-12-22 13:06:12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点击: 收藏本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