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



image.png

  • 性别:女
  • 职称:教授
  • 学历:博士
  • 学科:生态学
  • 工作电话:
  • 电子邮件:whli@scnu.edu.cn
  • 相关链接:
  • 简历更新:2025-05-06
个人简历

李伟华,女,汉族,河南鹤壁人,2006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生态学博士学位。现任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生态学博士生导师,教育硕士导师。主要从事外来植物入侵机理及防控研究,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氮循环研究,植物适应生理及转录组、代谢组研究。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涝渍胁迫下薇甘菊气生根招募固氮菌联合固氮的作用机制(2025-1至2028-12);豆科植物对薇甘菊的替代控制潜力及其根瘤菌固氮补偿效应研究(2022-1至2025-12)。此外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中山市林业局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获202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学术研究论文发表的权威刊物有Nature Communications, New Phytologist, Plant and Soil, 等;教学论文发表的刊物有《生物学杂志》、《生物学通报》等。


工作经历
2019-7至2020-10, Macquarie University, Australia,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访问学者 (合作导师: Johannes J. Le Roux) 2015-3至2016-3,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School of BioSciences, 访问学者 (合作导师: Roger Cousens) 2013-11至现在, 华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2008-11至2013-10, 华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副教授 1998-11至2008-10, 华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讲师 1993-7至1998-10, 华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助教
研究方向
生命科学领域——入侵植物与土壤微生物互作关系 主要从事外来植物入侵机理及防控研究,涝渍胁迫下薇甘菊气生根招募固氮菌联合固氮的作用机制,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氮循环研究,植物适应生理及转录组、代谢组研究。
讲授课程
《生态学》,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理论课) 《生态学实验》,本科生,专业必修课(实验课) 《植物学分类实习》,本科生,专业必修课(实践课)
承担课题
1.2025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472582,涝渍胁迫下薇甘菊气生根招募固氮菌联合固氮的作用机制(在研,主持); 2.2022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2430,本地豆科植物对薇甘菊替代控制的氮补偿机制(在研,主持); 3.2022年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面上项目,2022A1515011942,入侵杂草薇甘菊适应淹水的表型可塑性及转录组响应机制(在研,主持); 4.2017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2017YFC1200105,脆弱生态系统中入侵植物的动态监测与生境调控(已结题,主持); 5.2016年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面上项目,2016A030313424,广东果园主要恶性入侵杂草的替代控制及生态机理(已结题,主持); 6.2011年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4407120007,外来入侵植物对土壤氮营养的偏向性及其机理研究(已结题,主持); 7.2010年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项目,2009B030801376,广东主要外来入侵杂草的分布及传播趋势预测(已结题,主持); 8.2009年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项目,2008A030203006,外来入侵杂草五爪金龙控制技术(已结题,主持)。
论文专著

近五年代表性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1. Hanxia Yu#, …, Weihua Li*. Soil nitrogen dynamics and competition during plant invasion: insights from Mikania micrantha invasions in China. New Phytologist, 2021, 229: 3440-3452.

2. Bo Liu#, Ping Li#, Weihua Li#, …, Chanlian Peng*, Wanqiang Qian*, Wei Fan*, Fanghao Wan*. Mikania micrantha genom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apid growth.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 340.

3. Hanxia Yu#, …, Weihua Li*. Mikania sesquiterpene lactones enhance soil bacterial diversity and fungal and bacterial activities. Biological Invasions, 2023, 25: 237-250.

4. Zhaoyang Jiang#, …, Weihua Li*. Physiological and transcriptomic responses of Mikania micrantha stem to shading yield novel insights into its invasiveness. Biological Invasions, 2021, 23: 2927-2943.

5. Pu Jia#, …, Weihua Li*. Replacement control of Mikania micrantha in orchards and its ec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22, 10, 1095946: 1-17.

6. Fan Jiang#, …, Weihua Li*, Wei Fan*. A chromosome-level reference genome of a Convolvulaceae species Ipomoea cairica.  G3-Genes, Genomes, Genetics, 2022, 12, jkac187.

7. Hanxia Yu#, …, Weihua Li*. Priority effects and competition by a native species inhibit an invasive species and may assist restoratio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20, 10: 13355-13369.

8. 梁浩林#, …, 李伟华*. 低光下薇甘菊茎的伸长特征及其生理基础.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2, 30: 70-78.

9. 余涵霞#, …, 李伟华*.  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的2种化感物质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0, 28: 292-300.

10. 姜朝阳#, …, 李伟华*. 从种内、种间化感作用分析入侵种薇甘菊及其近邻种的非协同进化趋势.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0, 28: 1-9.

11. 余涵霞#, …,  李伟华*. 薇甘菊根际可培养固氮菌和氨化细菌的分离鉴定与促生作用. 微生物学学报, 2022, 62: 1851-1863.

12. 李伟华. 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与治理. 国家治理, 2023, 10: 54-58.

13. 黄燕#, 李伟华*. 基于培养高中生元认知的生物学作业设计策略. 生物学通报, 2024, 59: 79-82.

14. 黄燕#, 李伟华*.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艾滋病”部分的比较分析. 生物学教学, 2023, 48: 77-80.


  • 页面导航
  • 基本信息
  • 个人简历
  • 工作经历
  • 研究方向
  • 讲授课程
  • 承担课题
  • 论文专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