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康乐研究员应邀到我校为 “新世纪论坛”做了题为“Epigenetic mechanism for animal aggregation”的学术报告,来自广州地区高校和研究所及我校200多名师生出席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生命科学院院长冯启理教授主持。


  在报告中,康乐院士首先阐述了群居生物在环境和生态适应性方面的主要特征和意义,然后以蝗虫为例子,深入浅出地详细介绍了蝗虫聚居行为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针对蝗虫在自然状态下存在的群居型和散居型两种生态类群的转换机理进行了深度分析和阐述。康院士课题组整合了一系列行为学、转录组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开展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神经递质多巴胺合成及代谢通路调控着蝗虫群居型和散居型的转换,并发现多个小分子RNA参与了对多巴胺合成和响应通路中关键酶和受体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解释了群居型和散居型两种生态型蝗虫转变的分子机制,并提出了一种小分子RNA调控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新机理。报告内容生动,数据详尽,分析与论证丝丝入扣,精彩纷呈。康院士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互动交流,对师生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详细解答。康院士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渊博学识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康乐院士长期从事昆虫生态基因组学研究,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1年获何梁何利生命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5年获第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成就奖;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康乐院士现任河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在华师期间,王恩科校长亲切会见了康乐院士并与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康院士还访问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和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相关实验室并与师生进行了学术讨论和交流。


图片2.png


  • 发布时间:
  • 2018-04-14 17:43:54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点击: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