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Image

教职工通知

=




报 告 一:Lineage-dependent assembly of the mammalian neocortex

人:时海松 教授 (美国康奈尔大学)

       间:1223日(周二)下午2: 30

       点:生科院138

报告人简介:

    时松海,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1996年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纽约州立大学遗传和神经科学专业博士学位。时教授擅长脑发育与功能的研究,他巧妙地结合现代电生理、双光子/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成像和分子生物学、在体子宮內基因操作技术及小鼠遗传学方法,研究大脑海马锥形神经元中AMPA受体的突触调控,取得诸多突破性的发现,对阐明大脑皮层发育的重大机制提供了重要基础。与同事L. Studer教授合作首创小分子诱导的快速高效的人类干细胞神经分化核心技术,为解开记忆原理之谜做了许多开创性研究。已在著名杂志Cell3篇)、Nature4篇)、Science4篇)、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Neurosciencehe PNAS等发表了30余篇论文,是近年来神经科学领域最出锐拔萃的年轻科学家之一,其中1999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被认为是当年的十大科学突破之一,并于2001荣获《科学》杂志和阿默舍姆生物科学公司联合设立的全球最佳“青年科学家奖”(Young Scientist Prize)(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美联社报道称获奖的青年科学家都将在他们的领域成为伟人!

 

告二:Roles of cytoskeleton in hippocampal synaptic plasticity

人:Yasunori Hayashi   教授 (日本理化学所)

       间:1225日(周四)上午9: 00-10:00

       点:生科院138

报告人简介:

    Yasunori Hayashi,1990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医学学位,1994年获京都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多年来一直引领海马突触可塑性分子机制的研究,为解决LTP是由突触前或突触后机制的长期激烈争论奠定关键基础。先后获得日本科学促进会杰出青年科学奖和日本最高科学贡献奖——日本科学院勋章。主持重大项目9项(NIH项目2项),参与领导13项,项目资金总计约200万美元和2.6亿日元,已在Cell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级科学杂志发表论文97篇,被引用10960次。1999年发表于Science的文章被评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建立MIT与理化所联合实验室后,其团队在世界上首创集合荧光探针、基因构建、病毒载体、脑片培养和双光子显微研究LTP的技术,揭示了正常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学习记忆的分子及回路机制,为脑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大脑修复和改善高级认知功能提供有效措施。

 

报告三Astroglial modulation of neuronal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mechanism and implications in Alzheimers disease

人:连虹 博士 (美国贝勒医学院)

   间:1225日(周四)上午10: 00-11:00

   点:生科院138

报告人简介:

    连虹,2009年获浙江大学学士、硕士学位,2014年获美国贝勒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从事脑衰老、神经免疫、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研究,以第一作者在Neuron等著名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篇,担任Neuroscience letters 审稿人。

 

  • 发布时间:
  • 2014-12-22 10:21:00 来源:http://sky.scnu.edu.cn/content.asp?c=11&m=2&n=3407&j=&todo=showinfo 点击: 收藏本文
  • 标签:#生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