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遗传学专家、武汉大学朱英国教授,在我校石牌校区校行政楼七楼第一会议室,作了题为“粮食安全和红莲型”的“新世纪论坛”学术报告。原学校副校长郭宝江教授和生命科学学院100多名师生出席了报告会。生命科学学院马广智院长主持了报告会。贺浪萍处长对朱英国院士莅临我校指导学术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朱英国院士的学术简历。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首先,朱院士给我们讲述了研究杂交水稻的必要性,当前世界粮食供给远远不足,全世界仍有数亿人特别是非洲人民处于饥饿中,世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和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的矛盾只有通过粮食增产来解决,而杂交水稻是当前水稻增产的主要方式。接着朱院士着重给我们讲述了杂交水稻的发展史,特别是红莲型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展。最后,朱院士谈了一下他在科研工作中的四点体会,特别强调了科研成果需要长期积累和艰苦奋斗,并寄希望于在座的年轻教师和学生稳定方向,长期坚持,艰苦奋斗,一定能干出好的成绩来!
朱英国院士40年来坚持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优势利用研究,二十世纪70年代初利用华南普通野生稻与栽培杂交合作育成红莲型水稻不育系及红莲型杂交稻,80年代中期利用农家品种马尾粘中发现的败育株与协青早选杂交选育出马协不育系和马协型杂交稻。朱英国院士还克隆了红莲型不育基因,发现并定位了红莲型恢复基因Rf5和Rf6;在水稻雄性不育的基础生物学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朱英国院士合著有《水稻雄性不育生物学》等专著四部,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其中被SCI 收录33篇,曾承担过国家863项目、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和省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多项。朱英国院士曾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湖北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及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和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标签:#生科院
华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Copyright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中山大道西55号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邮编:510631
电子邮件: huxj@scnu.edu.cn 电话:8521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