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词解释

 
 
   

 

第十章 排泄

   

1.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双肾所生成原尿量。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的动力。等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与肾小囊内压的和所得数值。

3.滤过分数:为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如肾血浆流量为660mi,则滤过分数为19%。

4.球管平衡:不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或减少,近球小管总是定比重吸收的现象称为球管平衡

5.管球反馈:小管液流量变化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的现象称为管球反馈。

6水利尿:大量饮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使ADH释放减少,尿量增多的现象为水利尿。

7.渗透性利尿: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使肾小管内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对小管液中水分重吸收减少而导致尿量增加称为渗透性利尿。

8.肾糖阈:当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体内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已达极限,此血糖浓度即称为肾糖阐。正常为160—180mg/100ml。

9.清除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完全清除掉,则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毫升数称为该物质的清除率。

10.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因循环血量下降使肾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增加,催化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并在肺内进一步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Ⅱ后,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保钠排钾保水作用发生。由于此三种因素的作用相互统一,故称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11.K+-Na+交换: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在分泌K+的同时,伴有Na+逆向转运的现象称K+—Na+交换。

12.滤过平衡:随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不断升高,而使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从人球端至出球端逐渐降低,当减至零时,停止滤过,即达滤过平衡。

13.葡萄糖吸收极限量:全部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都达极限时,尿糖排除率随血糖浓度升高而平行增加的血糖浓度。

14.定比重吸收:近球小管始终重吸收65%一70%左右肾小球滤出的物质,即重吸收率始终为滤过率的65%--70%的现象。

 


 
copyright@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