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第一章>>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 ![]() |
|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根系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满足植物体的需要。 根的吸水主要在根尖进行。 一、根系吸水的途径 质外体途径(apoplast pathway)质外体途径是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原生质的部分移动,这种方式速度快。 细胞途径(cell pathway),包括跨膜途径和共质体途径。 跨膜途径(transmembrane pathway)跨膜途径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经过质膜,此途径只跨过膜而不经过细胞质。 共质体途径(symplast pathway)共质体途径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如此移动下去,移动速度较慢。 二、根系吸水的动力 (一)、根压(root pressure): 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称为根压(root pressure)。根压把根部的水分压到地上部,土壤中的水分便不断补充到根部,这就形成根系吸水过程,这是由根部形成力量引起的主动吸水。
从植物茎的基部把茎切断,由于根压作用,切口不久即流出液滴。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称为伤流。 没有受伤的植物如处于土壤水分充足、天气潮湿的环境中,叶片尖端或边缘也有液体外泌的现象。这种从未受伤叶片尖端或边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称为吐水。 根压的两种解释: 1、渗透论 根部导管四周的活细胞由于亲陈代谢,不断向导管分泌无机盐和有机物,导管的水势下降,而附近活细胞的水势较高,所以水分不断流入导管;同样道理,较外层细胞的水分向内移动。 2、代谢论 持这种风解的人认为,呼吸释放的能量参与根系的吸水过程。 (二)、蒸腾拉力(transpirational pull): 植物因蒸腾失水而产生的吸水动力。 叶片蒸腾时,气孔下腔附近的叶肉细胞因蒸腾失水而水势下降,所以能从旁边细胞取得水分。同理,旁边细胞又从另外一个细胞取得水分,如此下去,便从导管要水,最后根部就从环境吸收水分。这种吸水完全是蒸腾失水而产生的蒸腾拉力所引起的。 三、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 根系通常生存在土壤中,所以土壤条件直接影响根系吸水。 (一)土壤中的可用水分 土壤的水分对植物来说并不是都能被利用的。根部有吸水的能力,土壤有保水的能力(土壤中一些有机胶体和无机胶体能吸附一些水分,土壤颗粒表面也吸附一些水分)。植物从土壤中吸水,实质上是植物和土壤争夺水分的问题。植物只能利用土壤中可用水分(available water)。土壤可用水分多少与土粒粗细以及土壤胶体数量有密切关系,粗沙、细沙、沙壤、壤土和黏土的可用水分数量依次递减。 (二)土壤通气状况 土壤通气不良,造成土壤缺氧,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短期内可使细胞呼吸减弱,影响根压,继而阻碍吸水;时间较长,就形成无氧呼吸,产生和积累较 多的酒精,根系中毒受伤,吸水更少。作物受涝,反而表现出缺水现象,也 是因为土壤空气不足,影响吸水。 (三)土壤温度 低温能降低根系的吸水速率,其原因是:水分本身的黏性增大,扩散速率降低;细胞质黏性增大,水分不易通过细胞质;呼吸作用减弱,影响根压;根系生长缓慢,有碍吸水表面的增加。 土壤温度过高对根系吸水也不利。高温加速根的老化过程,使根的木质化部位几乎达到尖端,吸收面积减少,吸收速率也下降。同时,温度过高使酶钝化,影响根系主动吸水。 土壤溶液所含盐分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水势的大小。根系要从土壤中吸水,根部细胞的水势必须低于土壤溶液的水势。在一般情况下,土壤溶液浓度较低,水势较高,根系吸水;盐碱土则相反,土壤水分中的盐分浓度高,水势很低,作物吸水困难。施用化学肥料时不宜过量,特别是在沙质土,以免根系吸水困难,产生“烧苗”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