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纲
鸟类: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和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 |
羽:鸟类所特有的结构,为表皮角质化衍生物,被覆于鸟类体表,具有保护、保温、构成飞翔器官等功能。据结构构造不同,分为正羽、绒羽和纤羽。 |
正羽:又称翮羽。为被覆在鸟类体表的大型羽片,由中空的羽轴和羽片构成。羽轴包括羽根和羽干。羽根着生于皮肤,羽干两侧斜生平行的羽支,羽支两侧再生出许多羽小支,相邻的羽小支相互勾连结成有弹性的羽片。依着生部位不同,分为飞羽、覆羽和尾羽。 |
初级飞羽:着生于鸟类腕、掌、指骨上的一列飞羽,称初级飞羽。 |
次级飞羽:着生在鸟类尺骨上的飞羽,称次级飞羽。 |
尾羽:着生于尾部的正羽,飞翔时起转向和平衡身体的作用。 |
绒羽:着生于正羽之下,羽根短、无羽干,羽支细长丛生于羽根顶端,羽小支不具钩,蓬松成绒状,具良好的保温性能。 |
纤羽:杂生于正羽、绒羽之中,羽轴纤细延长,羽支短,散生于羽轴顶端,外形似毛发,故又称毛状羽。具触觉作用。 |
羽区和裸区:鸟类体表着生在羽毛的区域称羽区;不着生羽毛的区域称裸区。 |
换羽:鸟类定期更换羽毛的现象,称换羽。 |
冬羽和夏羽:在繁殖结束后所换的新羽称冬羽,又称基本羽。冬季及早春所换的新羽称夏羽,又称婚羽或替换羽。 |
尾脂腺:鸟类的1对皮肤腺,位于尾基部背面,分泌油脂,可以保护羽毛,并有防水作用,在游禽特别发达,而生活于干旱地区的一些鸟缺乏尾脂腺。 |
异凹型椎体:脊椎骨椎体类型之一,椎体前端两侧为凹形、上下为凸形;后端两侧为凸形,上下为凹形,椎体的两端呈横放的马鞍形,故又称马鞍形椎体。为鸟类颈椎所具有。 |
龙骨突:鸟类胸骨中线高耸的突起,称龙骨突。它增加了飞翔肌肉(胸大肌和胸小肌)的固着面,为飞行进扇翅提供保证。 |
愈合荐椎:又称综荐骨。鸟类特有的脊椎愈合结构。由少数胸椎,全部腰椎、荐椎及一部分尾椎愈合而成。 |
尾综骨:鸟类特有的脊椎愈合结构。由最后几枚尾椎愈合而成,以支撑扇形的尾羽。 |
叉骨:鸟类肩带左右锁骨及退化的间锁骨在腹中线处愈合,形成“V”形,称叉骨。为鸟特有的结构,叉骨具弹性,可避免鸟翼搧动时左右肩带碰撞。 |
开放式骨盘:鸟类腰带耻骨退化,左右坐骨、耻骨不像其他陆生脊椎动物一样在腹中线处相汇合联结,而是一起向侧后方伸展,构成“开放式骨盘”。它与产大型的硬壳卵有关。 |
嗉囊:鸟类食管一部分膨大,特化为嗉囊,具有贮藏和软化食物的功能。 |
气囊:鸟类与某些初级、次级气管末端相连的膨大的盲囊,由单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分布于内脏、骨腔及某些运动肌之间,为鸟类的辅助呼吸系统。分为前气囊、后气囊,包括单个的锁间气囊和成对的颈气囊、前胸气囊、后胸气囊、腹气囊等九大气囊等。 |
前气囊:鸟类与肺部次级支气管末端相连的气囊为前气囊,也称呼气囊。包括锁间气囊、颈气囊和前胸气囊等。 |
后气囊:鸟类与肺部中支气管末端相边的气囊为后气囊,也称吸气囊。包括后胸气囊和腹气囊等。 |
双重呼吸: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由于气囊的存在,鸟类不论吸气或呼气,在肺内三级支气管(平行支气管)处均会进行气体交换,即鸟类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双重呼吸。 |
“d-p-v”系统:鸟肺中的气体流动系统,即不论吸气或呼气,气体在肺内均为:背支气管→三级支气管(平行支气管)→腹支气管的单向流动,称为“d-p-v”系统。 |
鸣管:鸟类气管特化的发声器官,位于气管与支气管的交界处,此处气管的内外侧管壁变薄,称鸣膜,鸣膜可因气流振动而发声。鸣管外侧着生有鸣肌,鸣肌的收缩可改变鸣管壁的形状和紧张度,从而改变气流的流速和流量,发出复杂多变的鸣声。 |
完全双循环:鸟类和哺乳类的血液循环方式。血液在体内循环一周,两次经过心脏。由于心脏分为四腔,心房与心室已完全分隔,体循环回心脏的缺氧血(静脉血)进入右心房和右心室,肺循环回心脏的多氧血(动脉血)进入左心房和左心室,两者完全分开,此类循环方式称为完全双循环。 |
腔上囊:位于鸟类泄殖腔背方的特殊腺体,在幼鸟发达,成鸟失去腔囊成为一个具有淋巴上皮的腺体,是一种淋巴组织。可以用来鉴定鸟类的年龄。 |
双重调节:鸟类特有的视觉调节方式。鸟类眼球的前巩膜角膜肌能改变角膜的屈度(鸟类特有),后巩膜角膜肌能改变晶状体的屈度,因而它不仅能改变晶状体的形状,而且还能改变角膜的屈度,称双重调节。 |
早成雏:雏鸟孵出时已充分发育,被密绒羽,眼已张开,腿脚有力,绒羽干后即可随亲鸟走动、觅食,称早成雏。如鸡形目、雁形目的雏鸟。 |
晚成雏:雏鸟孵出时未充分发育,体表光裸或具稀疏绒羽,眼不能睁开,需由亲鸟饲喂,继续在巢中发育,称晚成雏。如雀形目、猛禽的雏鸟。 |
离趾足:鸟类足型的一种。三趾向前、一趾向后;向前三趾各趾游离,后趾最强。如鸣禽的足。 |
对趾足:鸟类足型的一种。第二和第三趾向前,第一和第四趾向后。如鹦形目、鹃形目、鴷形目的足。 |
异趾足:鸟类足型的一种。第三和第四趾向前,第一和第二趾向后。如咬鹃的足。 |
并趾足:鸟类足型的一种。三趾向前、一趾向后,但向前三趾基部并合,不能分开。如夜鹰目和佛法僧目的足。 |
前趾足:鸟类足型的一种。四趾均向前。如雨燕目的足。 |
寄生性繁殖:某些鸟类(如大杜鹃)将卵产于其他鸟类(如大苇莺)的巢中,由义亲代孵及哺育的繁殖方式。又称巢寄生。 |
走禽:翼退化,不会飞,后肢发达,善于在地面行走,适于沙漠地带生活。如平胸总目的鸵鸟等。 |
游禽:翼发达,善飞,足具蹼,善游泳、潜水,常在水面漂游,在水中取食的鸟类。如鸊鷉目、鹈形目、雁形目、鹱形目、鸥形目。 |
涉禽:喙长、颈长、足长,翼较发达,大多不会游泳,但善走善飞,生活在沼泽、滩涂等地,常浅水区涉行、取食。如鹳形目、鹤形目、鸻形目。 |
陆禽:陆栖,腿脚健壮,嘴强壮利于啄食硬果,嗉囊发达。如鸡形目、鸽形目。 |
猛禽:喙、爪粗壮,且钩曲锐利,适于猎食,翼较发达,常猎食鼠等。如隼形目、鸮形目。 |
攀禽:嘴、足适于攀缘,足为对趾型、并趾型、前趾型等。如鹦形目、鹃形目、鴷形目、夜鹰目、佛法僧目、雨燕目。 |
鸣禽:具发达的鸣管和鸣肌,善鸣叫,足为离趾型。指雀形目鸟类。 |
占区:鸟类在繁殖期常各自占有一定的领地,不允许其他鸟类(尤其是同种鸟类)侵入,称占区。所占有的这块领地称为领域。 |
窝卵数:鸟类在巢内所产的满窝卵数目,称窝卵数。 |
定数产卵:在每一繁殖周期内,雌鸟只产固定数目的窝卵数,若有遗失亦不补产,称定数产卵。如鸠鸽、家燕、喜鹊等。 |
不定数产卵:在每一繁殖周期内,雌鸟产卵数目不固定,在达到满窝卵数之前,排卵活动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直至产满其窝卵数为止,若遇遗失即会补产,称不定数产卵。如鸡类、鸭类、家麻雀、鸵鸟等。 |
迁徙:鸟类每年在繁殖区与越冬区之间的周期性迁居行为,称迁徙。它具有定期、定向、集群的特点,是鸟类对环境条件变化的一种积极性适应本能行为。 |
留鸟:终年留居在出生地(繁殖区),不发生迁徙的鸟类,称留鸟,如麻雀、喜鹊等。 |
候鸟:在每年春秋两季,沿固定线路,在繁殖区与越冬区之间进行迁徙的鸟类,称候鸟。可分为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 |
夏候鸟:对某一地区而言,夏季飞来繁殖,秋季南去越冬的鸟类,称夏候鸟。如我国的家燕、黄鹂等;黑龙江扎龙的丹顶鹤。 |
冬候鸟:对某一地区而言,秋冬季飞来越冬,春季北去繁殖的鸟类,称冬候鸟。如我国的大雁、野鸭等;江苏盐城的丹顶鹤。 |
旅鸟:又称过路鸟。对某一地区而言,不在此地繁殖或越冬,迁徙时途径此地,暂时栖息的鸟类,如我国的黄胸鵐。 |
漂鸟:某些留鸟,在秋冬季离开繁殖区,在其种的分布区域内迁移,无定居性、无方向性,亦无一定的越冬地,主要是追随食物而转移,直到繁殖才回到繁殖区,如啄木鸟、煤山雀等。 |
迷鸟:在迁徙过程中,由于气候因子等骤变(如大风等),使其漂离正常的迁徙路线,而偶尔出现在分布区以外的鸟类,称迷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