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肠动物门

体制:动物体身体的对称形式。

辐射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有许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称为辐射对称。低级的对称形式,动物只有上下之分,无前后、左右、背腹之别,适于附着(固着)、漂浮生活。

两辐射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称为两辐射对称。这是介于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之间的一种中间形式。

上皮肌肉细胞:构成腔肠动物体壁的主要细胞。腔肠动物上皮细胞内含有肌原纤维,具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故称为上皮肌肉细胞,简称皮肌细胞

 

刺细胞:腔肠动物特有的一种攻击、防御性细胞。每个刺细胞有位于顶端的刺针,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一侧,并有囊状的刺丝囊,囊内有一盘旋的丝状管(刺丝)和毒液。遇刺激时会释放刺丝和毒液。

消化循环腔:腔肠动物由内外胚层细胞所围成的体内空腔,即胚胎发育中的原肠腔,具有消化功能,可行细胞内及细胞外消化,故为消化腔。这种消化腔又兼有循环作用,能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所以称消化循环腔。

细胞外消化:消化腔出现后,由消化酶在消化腔对食物进行分解消化,此过程在细胞外完成,故称细胞外消化。腔肠动物之后的动物均可行细胞外消化。

神经网:腔肠动物的神经细胞具有形态相似的突起,相互连成一个疏松的网,故称神经网。由于没有神经中枢,神经传导不定向,又称扩散神经系统或散漫神经系统。是动物界最原始、最简单的神经系统。

出芽生殖:无性生殖方式之一,以出芽的方式产生新个体。。母体成熟后,体壁向外突出,逐渐长大,形成新个体。新个体可脱离母体独立生活,亦可不脱离母体一起生活。

浮浪幼虫:腔肠动物的幼虫。腔肠动物生活史中,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实心原肠胚,其表面遍布纤毛,能在水中游动,称浮浪幼虫。

世代交替:在动物生活史中,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世代交替。如有些水螅形和水母形同时存在的腔肠动物,水螅型以无性生殖方式产生水母型个体,水母型个体脱离母体后,又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水螅型个体。

缘膜:水母型伞缘向中央伸展形成的膜称缘膜。

口道:由口部外胚层向消化循环腔内褶入内陷形成通道,称口道(此为进化现象)。在口道的两端各有一纤毛沟称为口道沟。

隔膜:珊瑚纲动物消化循腔的结构较复杂,由内胚层细胞增多向内突出形成宽窄不一的膜状突起,称为隔膜。隔膜将消化循环分为很多个小室,有增加消化面积和支持作用。

肌旗:海葵的消化循环腔中有宽窄不一的隔膜,在较大的隔膜上有一纵肌肉带,称肌旗。为分类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