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纲
一、填空 1.两栖类的身体可分为 、 、 和 四部分。 2.鱼类与两栖类具有相似的特点是均具有丰富的 ,但鱼类的是 ,位于 内,而两栖类的是 ,位于 内。 3.两栖类的脊椎分化为 、 、 和 四部分。其中 和 各1枚。 4.两栖类颈椎 枚,枕骨髁 枚,使头部有了上、下运动的可能。 5.无尾两栖类的前肢骨/后肢骨包括: 、 、 、 和 五部分。 6.成蛙的腰带由 、 和 组成。 7.无尾两栖类的肩带分为 和 两种类型,其中蟾蜍科的为 ,蛙科的为 。 8.两栖类的心脏由 心室、 心房、 和 组成。循环途径为 循环。心室中的血为 血,左心房中的血为 血,右心房中的血为 血。 9.两栖类由 发出动脉圆锥,动脉圆锥分出左右两条动脉干,动脉干再分出 、 和 三条动脉弓。 10.无尾两栖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 和 。 11.两栖类的主要排泄器官,胚胎期为 ,成体为 。 12.两栖类排出的含氮废物是 。 13.雄性虎纹蛙口腔内有 、 、 、 等多个开口。 14.填写下列动物的分类位置: 中国雨蛙隶属于( )目; 花姬蛙隶属于( )科; 虎纹蛙隶属于( )科; 大鲵隶属于( )目; 版纳鱼螈隶属于( )目; 潮汕蝾螈隶属于( )目; 极北鲵隶属于( )目; 花细狭口蛙隶属于( )科。 15.填图
二、判断 1.两栖类的皮肤裸露,富有多细胞腺体和血管,具有呼吸功能。( ) 2.两栖类出现了胸骨,但与躯干椎的横突或肋骨互不相连。( ) 3.无尾两栖类用肺和皮肤呼吸。( ) 4.雄性虎纹蛙的输尿管兼有输精的功能。( ) 5.鱼类的眼无活动性的眼睑,而大多数陆栖两栖动物的眼大而突出,具有活动性眼睑。( ) 6.两栖动物外鼻孔一对,内具瓣膜,且外鼻孔经鼻腔以内鼻孔开口于口腔。( ) 7.鼓膜是蛙蟾类鸣叫时的发声器官。( ) 8.蛙蟾类的内声囊是由肌肉皱褶向外突出而形成双壁结构,而外声囊则是由皮肤扩展而形成的。( ) 9.颈动脉腺是一个压力感受器,用以监测动脉的血压。( ) 10.两栖类的血液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心室中的动脉血/多氧血与静脉血/缺氧血未完全分开。( ) 11.两栖类与鱼类一样,具10对脑神经。( )
三、选择 1.关于两栖动物皮肤的描述,( )不正确。 A.薄、软、湿而黏滑 B.表皮轻微角质化 C.表皮内具有丰富的单细胞腺体 D.皮下具丰富的淋巴间隙 2.五趾型附肢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特征,虎纹蛙的五趾型附肢特点是( )。 A.前肢四指、后肢五趾 B.前肢五指、后肢四指 C.前肢、后肢均四指(趾) D.前肢、后肢均五指(趾) 3.两栖类的呼吸方式是(吞咽式、胸式、腹式、胸腹式)呼吸。 4.两栖类的背大动脉由(左体动脉弓、右体动脉弓、颈总动脉、左右体动脉弓汇合)形成。 5.两栖类成体的血液循环为(单循环、不完全双循环、完全双循环、开管式循环)。 6.虎纹蛙尿液排出的途径是肾脏→输尿管→( )。 A.膀胱→体外 B.膀胱→泄殖腔→体外 C.泄殖腔→膀胱→泄殖腔→体外 D.泄殖腔→体外 7.两栖类成体的肾脏属于(前肾、中肾、后肾、头肾)。 8.摘除蟾蜍的精巢后,其毕氏器可发育成(精巢、卵巢、输精管、输卵管)。 9.(软骨鱼类、硬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开始出现原脑皮。 10.( )具弧胸型肩带。 A.蟾蜍科和雨蛙科 B.蟾蜍科和蛙科 C.蛙科和树蛙科 D.雨蛙科和蛙科 11.( )具固胸型肩带。 A.蟾蜍科和雨蛙科 B.蟾蜍科和蛙科 C.蛙科和树蛙科 D.雨蛙科和蛙科 12.两栖类的大脑表皮为(古脑皮、原脑皮、新脑皮、大脑皮层)。
四、思考与简答 1.简述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 2.简述动物从水生过渡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3.简述两栖动物对陆生活的适应性和不完善性。 4.如何理解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 5.简述两栖动物皮肤的结构特点。 6.简述两栖动物脊椎分化特点。 7.以虎纹蛙为例,说明蛙类心脏的结构及循环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