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形目Raniformes

 

    又称无尾目Anura

    成体体形宽而短,头部呈三角形,颈不明显,四肢发达,无尾。幼体与成体迥燃不同。

    本目种类多、分布广,生境多样,为本纲最高等类群。我国已知300余种,分7科。

无尾目分科检索

1  肩带弧胸型,左右上喙骨相互重叠,肩带可交错活动……………………………………… 2

   肩带固胸型,左右上喙骨紧密连接或愈合,肩带不能活动………………………………… 5

2  舌盘状、不能伸出。椎骨为后凹型,尾杆骨髁1个,成体具2-4对肋骨……………盘舌蟾科

   舌不呈盘状。椎骨为前凹型,尾杆骨髁1-2个,无肋骨 …………………………………… 3

3  尾杆骨髁1个或骶椎后端与尾杆骨愈合,趾蹼一般不发达………………………… 锄足蟾科

   尾杆骨髁2个,趾蹼一般比较发达…………………………………………………………… 4

4  上颌无齿,有耳后腺,指、趾末两节间无间介软骨………………………………… 蟾蜍科

   上颌有齿,无耳后腺,指、趾末两节间有间介软骨………………………………… 雨蛙科

5  骶椎横突大,柱状…………………………………………………………………………… 6

   骶椎横突宽大,板状…………………………………………………………………… 姬蛙科

6  指、趾末两节间无间介软骨……………………………………………………………… 蛙科

   指、趾末两节间有间介软骨(指、趾末节背面可看到“Y”形骨迹)………………树蛙科

无尾目代表动物

 

科1:盘舌蟾科

    肩带弧胸型。舌为盘状,后端无缺刻,周缘与口腔粘膜相连,不能自由伸出。

   
东方铃蟾 强婚刺铃蟾    

 

科2:锄足蟾科

    肩带弧胸型。舌卵圆形,后端游离,一般有缺刻。指趾末端不呈吸盘状。指间和外侧蹠间无蹼;趾间无蹼或蹼不发达。关节下瘤多不明显。

崇安髭蟾 宽头短腿蟾 白颌大角蟾 小角蟾

 

科3:蟾蜍科

    肩带弧胸型。本科动物大小相差很大,最小者仅20mm,最大的达250mm。大多数皮肤粗糙,少数皮肤光滑。有或无耳后腺。舌长椭圆形,后端无缺刻,能自由伸出。四肢短。

   

黑眶蟾蜍

中华蟾蜍

   

 

科4:雨蛙科

    肩带弧胸型。指趾端有吸盘。指趾末两节有介间软骨。大多数为树栖,也有水生或穴居。外形、生活习性与树蛙科颇近似,但两者之亲缘关系甚远。

 

华南雨蛙

中国雨蛙

三港雨蛙

 

 

科5:蛙科

    肩带固胸型。荐椎横突圆柱状,关节髁2枚与尾杆骨相关节。指、趾末两节间无间介软骨。指、趾端部尖或圆或有吸盘。皮肤光滑或有疣粒。舌一般长椭圆形,后端缺刻深或浅,能自由伸出。

尖舌浮蛙 圆舌浮蛙 华南湍蛙 小湍蛙

棘胸蛙

沼蛙

泽蛙 虎纹蛙
大绿蛙 花臭蛙 台北蛙 牛蛙

 

科6:树蛙科

    肩带固胸型。指、趾末两节间有间介软骨。指、趾骨末节成“Y”或“T”形。指、趾末端膨大成显著的吸盘,吸盘背面一般无横凹痕,腹面呈肉垫状。多树栖,外形、生活习性与雨蛙科颇近似,但两者之亲缘关系甚远。

    多有筑泡沫卵巢的习性,卵粒盛于卵泡内或胶质团内,卵泡或被树叶包裹。有的产卵于树洞或陆地上。

眼斑小树蛙

斑腿泛树蛙 

生活习性

背条跳树蛙 红蹼树蛙

 

科7:姬蛙科

    肩带固胸型。荐椎横突宽大,关节髁2枚与尾杆骨相关节。上颌骨一般无齿,多数无犁骨齿。本科动物体小,一般头小体胖,呈三角形体形。

花细狭口蛙 花狭口蛙 小弧斑姬蛙 花姬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