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 课程教案 14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十四章 细胞环境与互作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第 15 周第1-3节

教学目标或要求:

  1. 认识细胞连接的主要类型及其功能
  2. 了解细胞黏着分子的主要类型及其在细胞识别中的作用
  3. 了解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和生物学作用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第一节 细胞连接
一、封闭连接           二、锚定连接           三、通讯连接
第二节 细胞黏着分子
一、钙粘素           二、选择素           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四、整合素           五、透明质酸粘素
第三节 细胞外基质
一、胶原           二、纤粘连蛋白          三、层粘连蛋白
四、氨基聚糖与蛋白聚糖                     五、弹性蛋白(elastin)
六、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作用
重点
   细胞连接的类型、细胞黏着分子的主要类型、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
难点
   细胞连接的类型及功能

教学手段与方法:
    从人所处的环境出发,思考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认识人无时无刻都与周围的其他人或其他生物、非生物的环境相互发生作用。同样多细胞生物体内,每个细胞都会通过多种途径与机体的其他细胞建立结构、物质及信息的社会联系,使自己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受到整个机体、局部组织、周围细胞以及细胞外信号分子的调节与控制。除了细胞通讯使信号细胞与靶细胞产生社会联系外,细胞还通过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形成一定的联系,使得机体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对细胞的存活、发育、迁移、增殖以及基因表达等产生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对细胞连接、细胞黏着分子和细胞外基质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细胞生物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无论是物质的跨膜运输,还是细胞的识别、细胞信号的转导、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衰老与凋亡,都与机体的其他细胞或细胞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细胞通过连接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细胞间“和谐社会”的实现有赖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联系。
 运用PPT、结合动画和Video来教学。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1. 细胞通过哪些方式产生社会联系?细胞社会联系有何生物学意义?
  2. 细胞的黏着分子在细胞识别中起什么作用?
  3. 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4. 细胞外基质是如何与细胞骨架进行跨膜信息交流的?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 翟中和、王喜中、丁明孝.细胞生物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北京
  2. Lodish H et al, Molecular Cell Biology. 5th ed (2004),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New York
  3. A1berts B et al.Essential Cell Biology. 2nd ed(2003), Garland Inc, publishing Inc., New York and London
  4. Karp G,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concepts and experiments. 3rd ED. 2006, John Wiley&Sons Inc, New York
  5. Madara JL. Regulation of the movement of solutes across tight junctions[J]. Annu Rev Physiol, 1998, 60:143-159.
  6. Geiger B, et al. Transmembrane cross talk between the extracellular matix and the cytoskeleton[J]. Nat Rev Mol Cell Biol, 2001,2:793-805.
  7. Gelse K. et al. Collagens-structure, function and biosynthesis[J]. Adv Drug Delivery Rev, 2003, 55:1531-1546.
 
本章详细教案下载:
第一节 细胞连接.doc 第二节 细胞黏着分子.doc
第三节 细胞外基质.doc
       

Copyright©2007.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