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负责人:
林正眉,女,博士,副教授
E-mail:linzhm@scnu.edu.cn
1991年9月入学,93年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1993年9月入学,1996年7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研究专业方向:植物学与生态学
主要工作经历
1996-7-------2007-10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讲师
2007-11------至今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副教授
林正眉,女,42岁,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学和园林树木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承担生命科学学院主干课程《植物学》、《植物学实验》、《基础生物学实验》等相关课程的教学,曾负责《普通生物学》、《园林树木学》、《艺术插花》等课程的教学。科研方面,先后参与和主持的工作有:广东台山古兜山野生植物调查、中山野生植物调查、城市森林地带性抗污染乡土植物调查;西樵山造林生态效果调查与分析;参与草食动物冬季青料植物的选育;参与外来入侵杂草五爪金龙的控制技术研究;微甘菊的无公害防治研究等。主要成果有:参与出版了《园林树木学》(参编)、《中山野生植物》(副主编)、《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绿化与景观植物》(主编之一);发表了《广东古兜山绣球茜(Dunnia sinensis Tutch.)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 (3): 77-81)等;中山市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广东林业科技,2008(2):54-58);广州地区湿地维管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生态科学,2007,V26(4):311-318)等。
主要团队成员:
周云龙,男,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生物科学系主任。1982年3月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任教;1988年10月,由北京林业大学调到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一直至今,其中1996年9月—1997年9月,作为中国—斯里兰卡政府互派访问学者,被国家教委公派到斯里兰卡佩雷登尼亚大学农业研究生院、斯里兰卡皇家植物园研究、学习。
多年来,周云龙同志一直从事植物学、观赏植物学、中草药栽培和鉴定技术等课程教学。先后在《广东林业科技》、《生物学通报》、《生物学杂志》、《中学生物学》、《中学生物教学》等期刊杂志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同时还编写了《观赏植物学》、《植物学实验指导》、《中草药栽培和鉴定技术》内部使用教材。近年来,周云龙同志先后荣获了2011年度、2012年度华南师大最受欢迎教师奖、2011年度华南师范大学教学工作优秀奖、第二届“华文杯”师范技能大赛指导老师奖,“优秀教师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获《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1—2012年度优秀论文奖等荣誉称号。

王英强教授,男,博士,2007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2009年入选“新世纪千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任职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广西植物》和《植物学研究》编委。主要从事植物繁殖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的研究。近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重点引导项目等多项;在NatureAnn. Bot.,Int. J. Plant Sci.,Flora,《植物分类学报》、《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生态学报》等国际和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在姜科植物繁殖生物学研究中取得了创新性的重要研究成果:发现了植物界的一种全新主动自交机制——花粉滑动自花传粉(Nature, 2004),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机制的发现,为姜科的系统与进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佐证,为植物传粉生物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丰富了人们对植物进化与适应方式多样性的理解,被认为对传统的传粉生物学基本理论框架“传粉综合症”造成强了有力的冲击。

 

施和平教授 硕士生导师,1996年获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博士学位。2000年8月-2002年4月获德国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博士后奖学金在德国马丁.路德大学药物生物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10月在希腊雅典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学院从事葛属毛状根生物反应器培养的国际合作研究。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获香港裘槎基金资助在香港教育学院从事利用毛状根及其再生植株开展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生物修复”的合作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发根农杆菌遗传转化及其应用;植物生长发育调控.
主持课题: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代表性论文
He-Ping Shi ,Peter Lindemann. Expression of recombinant Digitalis lanata EHRH. cardenolide 16′-O-glucohydrolase in Cucumis sativus L. hairy roots. Plant Cell Reports, 2006, 25(11):1193-1198.
He-Ping Shi, Spiros Kintzios.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Pueraria phaseoloides with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and puerarin production in hairy roots. Plant Cell Reports 2003,21:1103-1107.
张艳,施和平*,曾宝强。重金属镉及其与锌组合对黄瓜毛状根生长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生物工程学报,2009,25(1):60-68
吴晓凤, 施和平*,曾宝强。褐脉少花龙葵毛状根的诱导、培养及其澳洲茄胺的产生。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8,41(3):183-191
施和平*,齐  莹,张 悦,梁  山。黄瓜毛状根的诱导及细胞分裂素6-BA 对其生长和形态的影响。生物工程学报, 2006, 22(3):514-520

叶庆生,教授,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担任“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兰花保育委员会”常委,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理事。完成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兰属光合特性的研究”;广东省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项目“兰花栽培与生理研究成果孵化”和“石斛种质资源保持与开发”;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石斛种质资源的开发和保存研究”、“美丽异木棉快速繁殖和示范推广”;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花卉发育生物学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CO2加富的对名优花卉光合速率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CO2加富在花卉生产中的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联合基金“热带兰开花调控的分子机理”(主要参加者);在研究的项目有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春石斛花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差异表达研究”。在国内外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七十多篇;出版有《国兰生理》专著(科学出版社,2006)。

李 扬, 博士,教授,E- mail : liyang@scnu.edu.cn
主要从事藻类学研究。2006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进入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获得香港Croucher基金会资助,赴香港公开大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曾作为课题成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大项目”——“中国孢子植物志”海藻志中硅藻志羽纹纲第一至第四册的编写工作;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养殖水域硅藻的分类研究”、“中国沿海微型浮游硅藻的多样性与生态分布研究”等项目的工作。曾对我国多个沿岸海域的微型硅藻进行过分类学和生态学的专题研究,发现了6个硅藻新种,1个新记录科、23个新记录属以及103个新记录种和变种。博士论文入选2009年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目前已发表中英文论文50余篇,SCI收录10余篇。

路国辉,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和植物学实验的教学工作。2003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9月考入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为植物繁殖和保育生态学。2008年7月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目前在《生物多样性》、《植物学报》、《北方园艺》和《广西植物》等杂志上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

申聪香,女,植物学理学硕士,助理实验师。2010年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植物学专业,主要从事植物细胞生物学研究。2010年就职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目前主要承担《植物学实验》、《基础生物学实验》等课程的准备及教学工作。

 

 

版权所有 :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