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内肛动物门(Entoprocta)

 

        内肛动物曾与外肛动物(Ectoprocta)一起被称为苔藓动物门(Bryozoa),经过研究现在已经这是两类不同的动物,它们的发育有很大区别,内肛动物是假体腔动物,而外肛动物具有真体腔。

        内肛动物主要生活于海洋中,仅有几种生活于淡水。它们均固着在浅海底部岩石或其他动物外壳上,为很小的单体或群体,体长不超过5mm。已知约有150种。

        单体内肛动物身体分为萼部(calyx)、柄部(stalk)和附着盘(attachment disk)3部分。萼部一般为顶端边缘有一圈触手的球形,触手8-36个,触手的内面有纤毛。触手基部围绕一个凹陷部分称为前庭(vestibule),口、肛门、排泄管及生殖管均开口于前庭。萼部内有内脏器官。柄是萼部背面的延伸物,柄表面常呈现由肌肉膨胀而形成的念珠状。群体的种类常由数个柄共有1个附着盘,很多群体种类的附着盘形成了匍匐茎(stolon),柄则着生在匍匐茎上。

        内肛动物的体壁也是由角质层、上皮细胞和肌肉层组成。上皮细胞不是合胞体,肌肉纵行排列,触手和柄部肌肉发达,可使触手和柄部伸缩及弯曲。假体腔发达,伸入到触手、柄及茎内。假体腔内有变形细胞。

        消化道为“U”形管,口与肛门分别开口在前庭的两端,因为肛门位于触手冠之内,故名。内肛动物为滤食性,靠触手纤毛的摆动造成水流,携带食物颗粒进入口内。排泄器官为1对位于食道旁的原肾,排泄孔位于前庭中。神经系统由1对分叶的脑神经节和从脑神经节发出到触手等处的神经组成。

        多数雌雄异体,行有性生殖及无性生殖。体内受精,幼虫形态与担轮幼虫相似。幼虫自由生活,后固着变态,再经过萼部和柄部的出芽生殖形成群体。